合格党员行为规范:从”不随便”做起的关键准则
什么是合格党员行为规范?
“合格党员行为规范”是每一位员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,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来,来这里也不可以随随便便”,这句话生动诠释了党员应有的行为标准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合格党员行为规范不仅是对党章党规的具体落实,更是党员干部日常言行的”标尺”和”镜子”。
看看那些违反纪律的案例,我们不难发现:决策拍脑袋、办事耍滑头、交往没分寸等难题,都源于对合格党员行为规范的忽视。那么,怎样才能做到真正合格?关键就在于从”不随便”做起,在日常职业和生活中严格自我要求。
合格党员行为规范的核心要求
纪律觉悟是合格党员的底线。纪律不仅是”紧箍咒”,更是”护身符”。廖俊波同志就是典范,他始终用党的纪律规矩作为交往的标尺,做到了”亲”而不”随便”。合格党员行为规范要求我们:想法上划出红线,行为上明确界限,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职业生活。
担当作为是合格党员的本色。孔繁森同志把1/3时刻花在基层调研上,真正做到了”职业要上去,干部要下去”。这告诉我们:马马虎虎、得过且过绝不是合格党员应有的态度。在新时代,我们更需要这种高度负责、说到做到的品格。
党性素质是合格党员的根基。作风难题本质上是党性难题。”随随便便”的习气,往往源于党性锤炼不足。合格党员行为规范要求我们把锤炼党性作为终身课题,时刻以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。
怎样践行合格党员行为规范?
践行合格党员行为规范不是喊口号,而是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”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、没有完成时。”由此可见我们需要:
开门见山说,在服务群众上见真章。合格党员行为规范要求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,杜绝”说得好听、做得潦草”的现象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我们的职业成效最终要由群众来评判。
接下来要讲,在日常职业中严要求。从会议纪律到文件处理,从调研走访到项目落实,每一个环节都不能”随随便便”。合格党员行为规范体现在职业的方方面面,需要我们保持”时时、处处、事事”的严谨态度。
最终,在个人素质上下功夫。”活到老、学到老、素质到老”不是空话,而是合格党员的基本素养。我们要通过持续进修,不断进步政治觉悟和学说水平,筑牢想法防线。
小编归纳一下: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
合格党员行为规范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,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准则。从”不随便”做起,保持警钟长鸣,我们才能不负组织信赖、不负人民厚望。每一个党员都应牢记: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践行合格党员行为规范永远没有”完成时”。让我们以更加严格的自我要求,展现新时代员的良好形象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