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三伏天具体时刻
2020年的三伏天从7月16日正式开始,持续到8月24日结束。具体分为三个阶段:初伏7月16日-7月25日(10天)、中伏7月26日-8月14日(20天)、末伏8月15日-8月24日(10天)。为什么2020年的三伏天这样划分呢?这与中国传统的”干支纪日法”有关,每年入伏时刻并不固定。
2020年的”头伏”比往年稍晚一些,这是由于当年的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出现在7月16日。记住这个时刻点很重要,由于它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时期的开始。你是不是也好奇,为什么这段时刻会如此闷热难耐?
三伏天为何成为最热时段
“热在三伏”这句老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。三伏天之因此成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有着科学依据。太阳光开头来说加热地面,地面再通过多种方式把热量传递给空气。入伏后,无论南方北方,地表每天吸收的热量远多于散发的热量,导致近地层温度明显上升。
更让人难受的是,暖空气”含水”能力比冷空气强,夏季雨水多、气温高、空气湿度大,就形成了我们熟悉的”桑拿天”。这种高温高湿的天气,让人感觉特别闷热不舒服。你知道吗?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,高温提前到来已经成为一种动向。
2020年三伏天的气候特点
回顾2020年的三伏天,不少地区都创下了高温纪录。与往年相比,2020年的高温天气呈现两个特点:一是持续时刻长,二是湿度大。很多城市的中伏期间连续多日气温超过35℃,部分地区甚至达到40℃以上。
气象数据显示,2020年夏季我国中东部多个城市高温日数明显增加。特别是在三伏天期间,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了大部地区,导致持续性高温天气。这种极端高温不仅让人体感不适,还对健壮构成威胁。当时民族相关部门还发布了高温健壮风险预警,提醒公众注意防暑降温。
应对三伏天的实用建议
面对2020年这样炎热的三伏天,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?开门见山说,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。如果必须外出,记得做好防晒措施,戴遮阳帽、太阳镜,涂抹防晒霜。
接下来要讲,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,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。可以适当喝些淡盐水或运动饮料,补充随汗液流失的电解质。在饮食方面,建议多吃新鲜蔬果,少吃油腻辛辣食物。你知道吗?绿豆汤、西瓜、苦瓜都是不错的消暑食品。
最终,要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过度劳累。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,室内外温差最好控制在5-8℃以内,以免引发”空调病”。记住这些建议,就能相对舒适地度过2020年这段难熬的三伏天了。
2020年的三伏天虽然已经过去,但了解它的起止时刻和特点,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为来年的高温天气做准备。三伏天作为一年中最热的时段,其形成既有传统历法的影响,也有气象学的解释。面对越来越热的夏天,我们既要学会适应,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壮。你对三伏天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?
